5月3日,人民日報發文評趣頭條等相關APP“內容低質、“雞湯”網文變味、誘導分享涉黃違規”。雖然被點名后,趣頭條并沒有作出任何回復,但被官媒點名的企業,影響很難在短時間內自然消散。
發展邏輯簡單直接,趣頭條光環之下也有陰影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趣頭條已經收獲了超過7000萬的注冊用戶,日活躍用戶超過了1000萬。今年3月,趣頭條完成了由騰訊領投的兩億美元融資,估值達到16億美元。
在被點名前,戴在趣頭條頭上的帽子往往是“一匹從三四線城市殺出的資訊界黑馬”。被騰訊青睞后,對它的稱贊可以說是一日超過一日。在獵云網近日發布的科技領域新晉獨角獸企業名單中,趣頭條是唯一一家新聞資訊類APP。
只是“黑馬”跑得越快,留下的灰塵也就越多,自然就成為了光環下的陰影。
趣頭條創始人譚思亮曾提及,趣頭條之所以能夠在資訊分發市場格局穩定的時候脫穎而出,一個便是填補了三四線城市對于內容的需求,另一個就是金錢補貼、社交裂變的方式吸引用戶。
這兩點恰恰為趣頭條埋下了隱患,IT內參在使用趣頭條時發現,健康、養生占據了首頁的主要版面。趣頭條內容運營的數據也充分說明,娛樂、幽默、情感、養生等內容深受三四線城市居民喜愛,并占據了絕大多數流量。而在今年3.15晚會上,有關專家還專門針對一些“健康常識”做出了辟謠。
在養生、健康內容難以分辨真假之時,趣頭條頻繁推薦未經證實的文章,也不能怪用戶吐槽其內容質量低。
另外用戶雖能通過閱讀咨詢獲得金錢,但真正的收益大頭還是在社交過程中,也就是所謂的收徒換取收益。即用戶通過自己的邀請碼邀請其他人注冊,用該邀請碼注冊的趣頭條用戶將成為其徒弟,每收一名徒弟,師傅即可獲得金幣和直接的人民幣獎勵。此外,徒弟分享、閱讀、評論新聞,“師傅”也能獲得“進貢”,也即金幣獎勵。
據悉,目前趣頭條榜首的師父收徒超過4萬,總收入超過8萬元。這也就導致了趣頭條的用戶們不斷發展自己的下線以期獲得收益,趣頭條也一度背上了“傳銷”的質疑。
只是趣頭條的光環遠比爭議要來的耀眼,一系列類似的產品相繼誕生,玩法也就更加簡單粗暴。有平臺甚至推出“轉發賺錢”功能,只要有人點擊閱讀,便會產生相關的收益。而為了吸精,標題存在“性暗示”也是時有發生。
趣頭條社會責任重,改變需提速
人民日報批文中提到的內容質量低、誘導分享涉嫌違規這兩點,趣頭條雖沒有全部涉及,但也身在其中。其作為行業佼佼者,也需肩負社會責任,起到帶頭作用,為行業豎立一個好形象。
早前,趣頭條在完成B輪融資時,曾透露要將注意力放在更多的內容投入上。他們認為,用戶對趣頭條提供的內容有真實的需求,趣頭條獲得投資后會加大內容的投入來滿足用戶多樣化的內容需求。
譚思亮也曾表示,去年年初趣頭條便上線自媒體平臺發力內容,在內容審核上趣頭條也采取了推薦算法+人工審核的方式來保障內容質量。據悉,在趣頭條DAU尚在百萬級時,就曾一次性清理并封殺了20多萬羊毛黨帳號,足見趣頭條在內容把控上的決心。
在企業路徑規劃上,盡管趣頭條稱三四線等下沉市場的空間還非常大,現階段趣頭條還是會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三線城市以下的下沉市場,但事實卻是它已經在改變中。4月29日,首屆國際斗魚直播節在武漢開幕,趣頭條作為斗魚的合作伙伴,除了在APP上開設活動專頁外,也通過線下趣頭條展示區參與到直播節活動中。
此次與斗魚合作,或許只是趣頭條融入騰訊系的第一步,未來還將與更多騰訊系產品深度合作,那么想要繼續在三四線城市發展的趣頭條顯然是不符合騰訊規劃的,重回一二線城市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但此次被人民日報點名,或許是趣頭條在整改方面的速度和方式還需要改變。在這方面,今日頭條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對象。
此前,今日頭條曾開設“三農”頻道,展示“三農”新面貌的同時,也拓寬了農民致富路徑。與今日頭條相比,將用戶定位于三四線城市的趣頭條,在這方面將會擁有更加豐富的想象力。
另外,在內容上今日頭條基于履行社會責任、加強正確價值觀的引導目的,推出了“國風計劃”,旨在扶持傳統文化優質內容。這包括在客戶端中增設“國風”頻道,并給予一定的流量扶持;其次是向創作者推出“傳統文化素材庫”,平臺上創作者可根據素材進行編輯和二次創作。
IT內參認為,趣頭條可以效仿今日頭條,逐漸改變自己的獲客方式,并通過一套合理的盈利模式,來影響其他追隨者,從而肩負起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