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49
吳曉波在《大敗局》里也曾用秦池、愛多等眾多敗局案例說明一個道理:通常,巨額廣告投入并不能帶來持續的業績向好,反而會在短暫發作式增長后陷入虧損窘境。
預調雞尾酒持續走冷,百億市場的泡沫最終還是破滅了。
當RIO(銳澳)母公司百潤股份在2月25日發布2016年業績快報時,其大幅下滑的營收和凈利,以及1.42億元的虧損,讓預調酒江湖的最后一面大旗左搖右晃。
而在2014年,預調雞尾酒被預測為下一個百億單品,行業年增長率達30%~50%之高;2015年,銳澳被百潤股份收購,100元變55億的財富神話將行業推向巔峰;年底,黑牛食品拍賣達奇生產線、總裁離職,銳澳銷量陡降、產品滯銷;2016年,銳澳持續虧損,冰銳被爆停產、裁員、欠費。
兩三年光陰,預調雞尾酒從新生,走向巔峰,再迅速凋零。一個品類在短短時間內曇花一現,實屬罕見,背后隱藏著怎樣的商業邏輯?
成也營銷,敗也營銷
周迅代言銳澳雞尾酒
楊洋代言銳澳雞尾酒
國內的預調酒早在2002年、2003年便出現了,但市場一直不溫不火,直到2012年,兩大巨頭銳澳和冰銳的對峙從渠道轉向營銷,才將其從夜場逐漸拉入大眾視野。
明星代言、熱播劇植入、真人秀冠名,鋪天蓋地的雞尾酒廣告,瞬間抓住消費者眼球,成了“爆款單品”。
而銳澳和冰銳的營銷拉鋸戰,實際上是一場搶奪媒體資源的硬仗。受眾群體高度重疊,營銷戰略無限趨同,套路和打法也都采用高舉高打、空中投放,誰出手快準狠,誰就更有優勢。
銳澳雞尾酒贊助《奔跑吧兄弟》
銳澳雞尾酒冠名《奇葩來了》
銳澳雞尾酒冠名《天天向上》
彼時,,銳澳的生殺大權掌握在劉曉東一人手里,而背靠百年企業百加得的冰銳,對于項目開支往往需要步步審核,行事謹慎。2014年,銳澳終于以9.87億元營收成為行業第一,反超冰銳。
嘗到甜頭的銳澳,繼續強勢投放,2015年上半年銳澳營收16.17億元,維持高增速勢頭。百潤股份收購銳澳,100元變55億元的財富神話,更是將預調酒行業推上商業顛覆。
事情往往過猶不及,營銷也終讓銳澳,乃至預調酒整個行業自食惡果。
各個品牌扎堆、霸屏式的跟風營銷,令人眼花繚亂,興奮期也隨之被消磨殆盡,不雅觀眾出現審美疲勞。而在2015年上半年創造超6億元利潤的銳澳,卻依然執著于娛樂營銷,絲毫不見其有撤退之勢。
事實上,銳澳的廣告費用一直居高不下,僅2015年就高達3.3億元。本年上半年,在營收和凈利大幅雙降的同時,廣告費用也依然高達1.54億元,比公司凈利虧損額還要多出0.09億元。
另一方面,按照娛樂營銷帶來的膨脹效果,銳澳定下虛大的業績目標,導致大量“提前灌裝”的產品積壓在經銷商倉庫,銳澳自2015年下半年起便陷入滯銷困境。
持續、高額的廣告投放并沒有帶來銷量的持續增加,銳澳只是其中一家。
銳澳雞尾酒植入《何以笙簫默》
銳澳雞尾酒植入《杉杉來了》
這出大戲,從來不是銳澳的獨角戲
預調雞尾酒百億泡沫這出大戲,從來不是銳澳的獨角戲,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預調酒是直接被火焰煮沸了。
預調酒火熱的2014年,也是酒業深度調整、飲料行業銷量下滑的時期,產品滯銷、存貨貶價、電商沖擊等問題正困擾著酒企和經銷商,而以銳澳為代表的預調雞尾酒迎合年輕消費群體,切入細分市場,這無疑給處在迷茫中的酒企和經銷商看到了希望。
再加上多家權威機構預測陳訴的推波助瀾:到2020年,國內預調酒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00億元、200億元,甚至是300億元。
當主角銳澳反超冰銳成行業龍頭時,當100元變55億財富神話上演時,當銳澳業績成倍增長時……
不雅觀望者失去了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