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42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有社交的需要,社交需要產生社會動機,而合適的社會動機能夠提升用戶的活動效率,提高用戶活動效率對產品自己保留和后續變現意義不凡。
比來在做一款心理測評咨詢類產品規劃,確定主要業務功能模塊后,有個問題內部一直爭執不下:到底要不要加入社交模塊?
支持方的意見社交模塊的引入能夠增加用戶黏性及活躍度;反對方的意見是作為工具類產品應該聚焦于需求解決的效率,讓用戶能夠快速便捷的解決問題,社交模塊的意義不大還有可能導致產品跑偏。為解決加或不加的問題,先來看看競品是如何做的。不少心理咨詢和醫療類產品除了主要咨詢、評測等主要功能外增加了社交模塊,作為病患間的交流,互相間提供幫手和信息共享,有些類似百度的各種吧,按病種進行分類便利患者進行交流,例如:
不過也有不少同類產品并沒有增加社交模塊,那么到底應不該該加?基于此疑問特別分析了差別產品類型中社交模塊的形態,試著探尋下社交模塊的須要性在哪里。
1、社交模塊的可能形態社區類:類似百度貼吧、豆瓣小組等分為主題的社區,用戶圍繞著必然主題和目標或興趣在群組互動與溝通;社交類:定位于用戶間的溝通和交流,目標性沒有社區那么強,形式也很多文字、圖片和視頻都可以作為社交的載體,將分散的用戶聯系起來。2、差別類型產品中的社交模塊工具類此類產品具有較強的工具屬性,如天氣、美圖、記賬等產品,需要高效快速解決用戶目的明確的需求,這也導致用戶打開頻率高而停留時間短。想增加用戶的停留時間,引入社交模塊理論上可以提高用戶的活躍和留存。
以墨跡天氣為例,發現這個模塊。類似圖片社交,用戶發送圖片,獲取贊和評論,類似弱關系的圖片社交,但對提高用戶的使用時間應有必然幫手。
隨手記的社區,這個社區的入口較深,是以小組話題的方式存在。記賬產品的想象空間很大,保險、理財、金融都可以與記賬產生天然的關系。不過以記賬為主題的社區,主題實在是容易跑偏,有趣的UGC不久不多,很多內容都是運營方推送或者廣告。不雅觀察了差不久不多兩個星期,各小組的人數增加非常有限,具體的效果有待進一步檢驗。
內容類產生文字、圖片、聲音以及視頻內容的產品,近兩年火熱的各種長短視頻和頭條產品都屬于這一類,文字和圖片以及語言作為人類溝通行為的載體,天生就具有社交屬性。溝通作為雙向的交流,有推就有拉,,不管是圖片、視頻、聲音或者文字內容,用戶接收信息后有反饋的需要和動機,在此基礎上開展社交具有天然優勢。
內容類產品幾乎都有社交類或者社區類模塊,且以志同道合為主題,根據共同興趣和愛好分為小組展開社交活動,與內容彼此輝映。
網易云音樂的例子前段時間已經說得太多,聲音作為能夠觸動用戶深層情感的媒介,使我們的各種回憶、空虛寂寞冷、傲嬌、憤怒急需尋找出口進行宣泄,社交模塊的引入完美契合了該種需求,更加美妙的是在交流中還能夠獲得認同和共鳴,用戶怎么會不滿意。
文字內容類產品如豆瓣、知乎等有基于興趣的小組便利用戶深入的交流和分享,在提高產品活躍和留存的同時增加了豐富而優質的內容。
還有視頻類產品的情況也是類似,差別風格類型的視頻內容產品都有類似的社交模塊,別離是斗魚、愛奇藝和B站:
交易類各種電商類、O2O類的產品,以物品或者辦事交易為中心。用戶進行交易之前,有研究、詢問了解的階段,此時需要有相應的內容供用戶進行查閱,需要得到必然的建議和引導;購買完成后評價、曬單甚至需要感嘆、炫耀、訴苦、吐槽,豈論哪個環節用戶會有大量交流和分享的欲望,社交模塊與交易產品自己是互為促進的關系,用戶在社交動作中獲得所需的內容和情感安慰,同時也會在產品中完成交易,交易的過程又會反過來促進用戶更多參與社交之中。
兩大巨頭淘寶和京東已經做了很完善的社交模塊:
游戲類游戲產品在某種意義上都表征著社會生活,因為游戲的兩個最基本的特性:
以直接獲得快感(包孕生理和心理的愉悅)為主要目的。主體參與互動。下一篇:關于金融后臺產品的個人經驗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