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39
不知是無心插柳還是有意為之,自「后iPhone時代」起,幾乎每次蘋果新品發布前夕都會有大量與「新一代iPhone逆天黑科技」相關的概念機圖片現身網絡。結果是,概念機圖片與真實產品之間的巨大落差,依然擋不住吃瓜群眾們對「接觸未來」的期待和巴望。相似的場景也發生在互聯網電視領域。「左手造概念右手PS」,成為許多互聯網電視廠商的慣用套路,甚至有人美其名曰「營銷創新」。在剛剛結束的看尚2周年發布會上,環球智達總裁付強卻對這一現象「頗有微詞」。
環球智達總裁付強在周年慶上頒發講話
用付強本身的話說,「作用于電視上的專注還遠遠沒到盡頭。」
日新月異的技術革命和產品迭代幾乎發生在所有屏顯娛樂設備上,小到可穿戴設備大到條記本電腦無一例外。在屏顯設備軍備競賽中智能電視的產品升級速度明顯要緩慢很多,意識到這一問題的互聯網電視企業不在少數。為了在短時間提升銷量提振市場正面情緒,不少企業選擇借助VR、人工智能、共享經濟等熱詞,將智能電視包裝為「概念產品」。
對這種營銷導向的蹭熱點行為,付強并不完全認同。作為一位早期的發燒級索尼產品喜好者,付強更希望看到互聯網電視在產品表示力方面的突破,即圍繞「五感」而發生的產品升級。付強認為,像iPhone和索尼那樣做好產品,就能成就一臺成功的互聯網電視。而做好一臺互聯網電視,就是在做一個連接未來的超級入口。
電視是早期的生活娛樂重心,其作為「產品」的潛力有目共睹。只不過在互聯網第二海浪潮到來之后,手機、條記本等移動端屏幕的交互性和移動便攜性讓傳統電視的娛樂性優勢不再明顯。在擁有操作系統和強大內容生態后,智能電視重新拿到了互聯網賦能后的重要籌碼。按照奧維云網數據顯示:中國智能電視4月份日均活躍終端數已達4896萬臺,日均開機率為46.1%,日均每終端開機時長4.9小時,OTT大屏日均累積開機次數為9738萬次。這意味著OTT大屏每天可為廣告主提供接近1億次的開機廣告曝光機會。樂不雅觀的看,智能電視的廣告營收能力正在回暖,而這要歸功于客廳經濟的巨大潛力。
如果從「智能手機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連接樞紐」這個不雅觀點來推演,智能電視就是物聯網時代客廳經濟場景下的連接樞紐。
作為移動互聯網最成功的連接器,iPhone的脫穎而出值得借鑒。早期的iPhone產品之所以成為iPhone,并不是因為概念的營造,而是實打實的產品表示力。就如羅振宇所說,「你負責把事做好,自然會有人把你隨便起的名字,解釋出你也沒想到的偉大意義。」的確,蘋果的命名真的沒有網上所說的那么神乎其神。
在電視領域,也有著索尼、三星、夏普這樣產品至上的巨頭。看尚付強絲毫沒有掩飾本身對這些傳統電視品牌的贊許。贊許之余,付強還提到「互聯網電視與傳統電視的差異」。總結兩點就是,首先除了在硬件上的比拼,互聯網電視的整體產業鏈更加全面。可以靈活的跟差別消費人群產生互動。其次互聯網電視在內容集成上的發作,也是與傳統電視的一大差異。
看尚在本年鞭策的產品分級戰略就是實現技術突破后的一次產品再定位。看尚把旗下最新的電視產品劃分為三個系列:炫看、煥看、熠看,,每個產品系列面向的是差別的用戶群體。入門級“炫看系列”主打覆蓋最廣的“消費級”用戶需求,從32~65英寸的各尺寸段產品均不以犧牲任何單項性能為代價,確保該系列每款產品均處在與同尺寸段競品比擬的優勢地位;中端機型“煥看系列”,則強調以差異化資源優勢入駐“趨勢級”市場,通過對最新的技術、最新的科技、最新的趨勢進行降維應用,滿足用戶對極致體驗的追求,超薄、超窄邊框、曲面等高端電視的特有符號都在這一系列中有所表現;而旗艦級“熠看系列”則將以視角獨特的產品理念,在設計研發上進行大膽的創新與探索,通過不停突破的產品亮點刷新互聯網電視的形態,演繹獨具劃時代意義的突維厘革。
看尚部分產品系列
看尚將頂配硬件、軟件辦事、內容生態甚至是售后辦事體系都進行了定制化處理,與其說看尚電視是一臺互聯網電視,倒不如說這是看尚全矩陣產業鏈優勢的產品化展現。
京東不停飆升的股價就是「產業鏈即產品」的最好佐證。
打造全產業鏈條是一件大工程。京東僅僅圍繞物流一個點就付出了連續虧損數年的代價,甚至連京東模式自己也曾被人奚落。好在時間總是站在「正確」的一邊,把世人看不懂的東西變得普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