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27
解析美團在千團大戰時的關鍵運營思路;
分享企業科學運營的“三步法”。
今天我們課程的標題問題叫做《如何科學運營一家企業》,那么我們首先就要對科學運營下一個定義。
科學運營是指:具備科學精神、勇氣和基本素養的團隊,用科技手段和科學方法論去運營一家企業。
在展開談科學運營之前,我們先來談談運營的基礎問題。之后,我會解析美團在千團大戰時的一些關鍵運營思路,在此基礎上才有了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科學運營“三步法”。
談到運營,人們最常容易混淆的是它和戰略之間的關系。
戰略,就是要做正確的事。運營是什么?正確地做事以實現戰略。
所以,運營的目的,就是實現戰略。就像一艘大船,船長最主要的任務,是制定戰略——我要到哪里去,用多快的速度。剩下的,那些保證大船運行的鍋爐、器械正常運轉,航線規劃設計,都是運營。
大家必然要明確,戰略很重要,指的是戰略能力很重要,而不是制定出來的某個戰略,因為戰略自己是沒有奧秘的,你想做什么,只要別人不傻,最多幾個月就想明白了。別指望靠一個idea、一個只有你看到而別人都沒看到的機會去贏。
運營必然也必需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大家做企業,必然要拋棄一個幻想:我找到一個機會,我特別聰明,或者我有資源認識了某些人,這個機會就是我的,我就成了。
短期來講,這是個機會,但長期不可立。長期要看你在運營中創造了多大的價值,有沒有建立起壁壘。價值大但壁壘低的話,別人必然也會進來。
一個企業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是做同樣的事,你比別人做得更好,這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顛覆式創新里的顛覆者,大多是從低端市場開始切入,逐步蠶食。本來的領導者往往會說這是低端市場,不掙錢,我們不跟他們搶這么low的市場,我們專注于中高端。
所有的企業,死之前都這樣。說得好聽一點是在戰略升級,難聽一點其實就是步步失守。因為守不住,只能“被升級”,其實很多時候升級和占住基礎市場是不矛盾的。
所以,這一點很重要,你到底是在戰略升級,還是在運營退步?
一個企業要時刻牢記,運營是保留的根本。
了解了運營的意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企業運營中最常見的 6 大病。大家不妨事對照一下本身的企業,做個健康體檢。
1.沒有戰略路徑分解,沒有科學、清晰和準確的目標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泰坦尼克。泰坦尼克建造于內燃機輪船高速發展的時代,那時它的戰略是要成為橫跨大西洋最快、最豪華的郵輪。
但在戰略分解上,泰坦尼克出現了問題。它沒有分解過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它每天要走多少海里。它的解決方案,就是夜里的海域上開足馬力。
當時是冬天,歐洲北部很冷,冰山很多。等看到那塊冰山的時候,它因為開得太快,想剎住已經來不及了。這個悲劇就是沒有科學、清晰和準確的目標分解導致的。
2.沒用科學手段和方法去理解生意,做事情憑經驗、拍腦袋
這在中國企業中非常常見,我可以說,絕大多數企業都是這樣在做事情。思考和決策過程非常快,主要是靠經驗主義,想當然,拍腦袋。
3.組織架構分歧理,用軟件去解決硬件問題
很多企業,明明是硬件組織結構分歧理,但卻非要用辦理的方法去彌補,整天開會。那些整天開會說要協同的企業,首先要檢討一下企業的組織結構是不是分歧理。
4.不關注各業務單元的價值和效率,整體效率低下
很多企業會簡單地把社會資源拉到企業內部來,好比設計的活多了,就成立一個設計部。但企業內部的需求是顛簸的、不不變的,活多的時候忙不過來,活少的時候沒事干,橫豎效率都低。
很多企業經營出問題,最后的解決方法都是先把非核心部門砍掉,因為這個部門導致企業的整體效率低于社會水平,或者低于行業水平。
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攤大餅一樣地去發展企業,這也是企業非常常見的一個弊端。
5.重消費端,輕供給側,對經濟大周期缺乏認識
現在國家正在提供給端改革,企業們也開始提工匠精神。就是說,做同樣的東西,你只有做得比別人效率更高,或者以同樣的效率把東西做得更好,你才有保留的價值。
但現在一些企業,開始大搞互聯網、電子商務、補助消費者。我說他們是起大早趕晚集,該花錢抓C端需求發作點的時候沒看懂。現在好不容易回到供給端周期,是你擅長的生產,你又去盲目地搞C端,花錢砸市場。
所以這個節奏必然要踩準。
6.沒有掌握科學的辦理方法,憑本能和直覺帶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