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25
明顯感覺到7月份以來,想試試ASM投放的廣告主越來越多。也許跟ios11公測發布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又或者出海的CP伴侶們看到別人家在出量,也都躍躍欲試。
上次溪姐發了一篇文章,提到量江湖ASM的一個案例,該案例將ASM投放結合歸因追溯,核算關鍵詞ROI,再反過來指導ASM投放。其結果是將客戶3月份本身投放的幾次購買提升到6月份幾十次購買。該文發出后有幾個CP伴侶咨詢如何提升下載轉化以及提升購買的問題,也有在投放FB和GP的伴侶說想試試ASM投放,所以今天溪姐想把這個案例拿出來重點講一下。
該案例主要會提到如何提升下載量和付費購買。下載量這個大家都知道,為什么要提購買轉化呢?因為大部分App,尤其是游戲App都有內購,做推廣當然要考慮帶來變現。如果ASM投放可以提高購買轉化,何樂不為呢。
但是廣告主自身是沒法對關鍵詞進行ROI核算的,這個是技術問題,所以永遠不知道哪些詞能帶來更好的購買轉化,也無從優化這一數據了。話不久不多說,我們來回顧一下這個案例。
該App有內購,客戶比較看重后續付費行為
該案例是一個社交類App,一個高端社交產品,目標用戶群較為垂直。App有內購,客戶對于用戶質量有更高要求,比較看重用戶的后續付費行為轉化等數據。
自2016年10月起,客戶本身一直在進行ASM投放,隨著紅利期逐漸消失,自2017年3月開始,CPA成本逐漸升高,下載量沒有起色(維持在100+擺布的下載上不去)。希望通過和量江湖合作,降低CPA價格,尤其是提升下載量與ROI。其實這也是客戶的核心訴求,有時候我們去做ASM投放,CPA控制下來是不難的,難的是提升量與ROI。
App榜單排名及初始投放情況如何?
客戶App榜單分析:該產品長期維持在社交分類300-400擺布,榜單相對比較不變,投放渠道主要為Facebook、Google以及ASM。
客戶3月份本身投放數據,平均CPA維持在2-3美金擺布,日均下載量維持在100個擺布,從2月份開始,,數據基本維持不亂。投放進入平穩期。也就是說,CPA客戶還是滿意的,但是量始終上不去。
制定漏斗形迭代優化策略
我們對客戶的App狀態和當前市場競爭現狀進行一番了解之后,對客戶App的投放制定一個迭代優化的投放策略,其實也是不停篩高精準詞、高轉化詞的過程,所以我稱之為漏斗形。
1、賬戶結構優化:針對已投放廣告系列及廣告組進行梳理,根據拓詞、篩詞、長期投放詞重新進行分類并設置組目標。
2、關鍵詞優化-競價優化-定向投放:針對每個關鍵字通過智投平臺自動規則系統以及智能調價系統進行批量監測和辦理,以CPA為目標進行優化。
3、關鍵詞迭代優化-拓詞結果優化:按照投放情況及市場態勢,優化后臺關鍵字,提升產品相關度,增加可投放詞數量,按照投放效果不停優化關鍵字及出價。
持續3個月的ASM投放,下載量翻番
看一個6月上旬的數據報表,6月1日-6月14日:總下載2366個,平均CPA2.12美金,日均下載數:169個。再看看7月的數據,7月1日-7月7日:總下載量1715個,下載量日均245個,平均CPA成本1.79美金,下載轉化率59.48%。在優化結果上有明顯改進,CPA有所降低、下載量也在持續走高。
比擬3月份客戶投放數據日均下載量維持在100個擺布,最新的下載量已經達到翻番的效果。總的來講,通過前期拓詞、篩詞,下載量提升明顯。后續精準調整關鍵詞及出價,持續降低CPA價格。
整個投放的關鍵點:找到出量的詞和ROI高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