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16
隨著各類App的業務功能不停豐富,小紅點已經成為互聯網從業者們最常使用的運營工具之一,每當有新的運營內容或新功能上線,大家的做法往往是“在那放個紅點就行了”。然而簡單粗暴的形式以及不加節制的投放,讓小紅點釀成了人人厭煩的“小妖精”。本文從設計的角度出發淺談小紅點的一些設計細節,期望引起大家對小紅點的關注,在這里拋磚引玉,也期待感興趣的小伙伴一起探討。
煩人的小紅點
人類似乎天生對分歧錯誤稱,反面諧的事物有厭煩心理,而且想要去糾正這些“錯誤”,簡而言之就是大家平時所說的“強迫癥”。而小紅點則完美利用了這一人性的弱點,它就像白嫩臉頰上長出的一顆小痘痘,讓人忍住不去要去擠破它。因此,小紅點也成為了一把產品運營利器,只要投放在某個業務入口,就幾乎沒有用戶會對它熟視無睹,而當用戶忍不住要去輕觸消除它時,產品側為業務導流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那么問題來了,用戶喜歡小紅點嗎?在Google和必應上搜索關鍵詞“App 小紅點”,幾乎有一半的搜索結果是“教你如何消除小紅點”。
一項數據顯示,在用戶卸載App的 7 大原因中,“煩人的消息提醒”一項高居榜首,而小紅點作為提醒引導的形式之一也難逃其咎。
可見,用戶對小紅點實在是喜歡不起來。但是,讓用戶如此厭煩的小紅點真的就一無是處嗎?如果沒有小紅點,用戶將無法第一時間知道男神女神給本身回了微信,無法最快得知本身關注的淘寶店鋪剛剛上架了新品,也會錯過最新的優惠活動和剛剛上線的有趣功能。
小紅點之所以釀成煩人的“小妖精”,究其原因,其實是產品側和用戶側的目標紛歧致造成的。產品側想要向用戶推廣新功能新業務,但這些不必然是用戶需要的,甚至會打擾到用戶。所以,如何權衡好小紅點的業務目標和用戶體驗,是一項可以認真討論的議題。
小紅點的起源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來追溯一下小紅點的起源。小紅點到底是由誰最先發明的呢?眾說紛紜,其中一個比較受大眾認同的說法是,小紅點最早來自于黑莓手機系統。在諾基亞仍一統天下的時代,新消息的提醒為圖標+數字的形式,更像是Web端的處理方式。黑莓在 2009 年推出的 9700 系列,其搭載的黑莓系統開始使用了帶星號的小紅點形式。
而在小紅點的專利歸屬上,Apple公司成為了最終贏家。Apple公司于 2013 年注冊了 相關專利,并在iOS系統上開始正式使用,小紅點由此逐漸被人們所熟知。
在iOS界面設計指南中,Apple公司對涉及小紅點的推送通知規范也有明確的闡述:
無論設備被鎖屏還是在使用中,app都能隨時利用通知來提供及時和重要的信息。每個通知都包羅應用名稱、一個app圖標以及一條消息。通知的到來也可能陪同聲音提示,以及app圖標右上角小紅點角標的出現和更新。
Android隨后跟進模仿了這一設計樣式,小紅點成為了通用設計的規范。如今,小紅點的身影在各個App中幾乎無處不在,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正變得密不成分起來。
,下一篇:公眾號的第一批種子用戶怎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