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15
2015、 2016 年連續兩年小米增長放緩,原因安在?小米內部對此如何反思以及如何迭代?面對未來三大機會,小米如何布局?在日前的水滴產品進化營上,劉德做了詳解,創業家&i黑馬分享給你。
來源 | 共生進劃(ID:cpjhy2016)
口述 | 劉德
我去美國的時候,我家里人跟我說,這么大年紀了,干嗎要到美國去呢?
我老爸跟我說,一代人只干一代人的事情。
我跟他講,實際上一代人要干兩代人的事情,因為我們這一代人落下的東西太多了,,我們要補上。
美國的設計教育實用+創新+商業化
第一個特點:實用主義
我們經常在美國看到一些老房子,都 100 年了,房子好破,但是門軸、門鎖、把手的功能,好得不得了。
他們為什么對產品的基礎功能有那么大的追求呢?有一次我開車,從美國最東北方一路開到洛杉磯,斜跨美國。
這個時候我才理解,在浩瀚的沒有人煙的美國中部,萬一你的車壞了,你可能就死在那了,連電話的信號都沒有,所以自然環境要求他們要超級重視產品的基礎功能。
這些對我們后來做生態鏈產品的定義,有重要的幫手。如果你用到生態鏈產品,就會發現我們要求所有的產品,它的基礎功能都是要過硬的,然后再疊加其他。
第二個特點:創新
美國是一個非常尊重創新的國家,因為世界的人尖都涌到阿誰國家去,所以它有一個創新的氛圍。
我們得了大量的紅點獎、IF獎等等,大概 140 多項獎項。但是我們拿不到IDEA獎(美國工業設計杰出大獎 ),它是由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評審,給全世界杰出的工業設計作品頒布的大獎。
我們怎么老是得不到這個獎呢?
這個問題卡在了創新上。因為小米的很多產品,它能保證比前代的產品又好又自制,基礎功能又過硬,但是它不鼓勵大幅度創新。
為什么不鼓勵大幅度創新呢?因為我們每一款產品都賣幾百萬個,幾千萬個,在這個模式下大幅度創新是比較危險的。
所以你看,美國人是超級重視創新的。改良、革新、把產品從有做到優,這是我們擅長的事,而美國人擅長的是大跨度創新的東西,所以像IDEA獎,它就是極其重視創新的。
(小編要特別恭喜的是, 8 月 20 日,由菲利普·斯塔克主持設計的小米MIX,因全面屏這一突破性的創新設計,最終獲得IDEA金獎,至此小米本年實現了金獎大滿貫!)
第三個特點:重視商業化
美國人對商業的重視,超乎我們的想象。
為什么講美國呢?我們必然要知道他,因為他是我們最大的對手。
所以我們做生態鏈時,除了產品以外,我們超級重視這個產品能不能帶來商業上的成功。所以一件事情能不能靠商業得到成功,而且具有持續性,這是我們非常重視的。
我們去見一個行業的老先生,我問他做一家大公司最重要的內因是什么?
他說吃虧。一家公司如果你知道怎么吃虧,你就有可能成為一家大公司。
忽然我就想起了有人也問李嘉誠公司怎么能做大呢?他說很簡單,能掙十塊的時候掙八塊,留一點給別人,就能長大,就能成為一個大公司。
這些對我們做生態鏈有很大的啟示:分享一些給別人,學會吃虧。其實這是一個公司非常難、非常難做到的。當它成為一個公司的基因時,你就有可能做成一家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