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12
8 月 30 日,肯德基APP被爆出用戶只要將賬號生日設為2017-08- 28 就能獲得全家桶半價優惠券的Bug,一時間大量用戶紛紛下載注冊,沒多久肯德基APP就竄到了iOS熱門APP排行榜前 50 名。
如果肯德基APP的這次“變亂”不是突發變亂,而是有組織、有預謀、有計劃的營銷策劃,那這就是一場典型的漏洞營銷。
1 什么是漏洞營銷漏洞營銷是利用消費者貪小自制心態,在設計活動或產品時將優惠內包庇藏在漏洞中,再通過適當方式泄露漏洞,讓消費者感覺有機可乘并自發傳播漏洞的一種病毒營銷方式。
2 漏洞營銷利用了用戶的什么心理2.1 貪小自制心理
618 臨近時,在地鐵站、公交站、瀏覽網頁時處處都能看到京東 618 大促的廣告, 5 折、秒殺、買一送一各種優惠讓人眼花繚亂。當你看到這些廣告時是不是覺得“又想搞活動騙你買買買,說是 5 折,還不是先漲價再打折,比平時能優惠個 8 折已經不錯了。”
如果我們換一個情景:你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說京東出現Bug,在支付頁面使用 1000 京豆,訂單價格會自動減一半。這時你又怎么想?是不是“臥槽,等于打 5 折誒!趕緊上京東看看還能不能下單。”
兩種情景同樣是 5 折優惠,甚至第二種還得用戶使用價值 10 元的京豆,可為什么會造成消費者截然相反的心理活動?
因為在普通消費者心里,無商不奸、商家永遠都不會做虧本買賣的不雅觀念根深蒂固。所以無論京東怎么打折讓利,用戶都會認為京東必定能通過某些小手段賺回來。
但在京東沒有搞促銷的情況下,用戶本身得知了支付漏洞,第一反應必定是如獲至寶一樣激動,此時用戶會先入為主地認為原價的利潤率是行業平均水平,如果加上支付漏洞,京東不虧必定也賺不了多少。承襲有自制不占是傻子的祖訓,此時用戶會立即付款,生怕遲了被京東發現漏洞給補上就沒自制賺了。
2.2 炫耀心理
先說一個故事:
之前我在農藥里玩王昭君,放大時啥都不敢動,看著敵人要走出我的大招范圍時立刻接上QW試圖留住他。直到有一天,我遇見對面王昭君放大,好不容易跑出她大招范圍時,她一個閃現過來,大招竟然沒有中斷,當時我就一臉懵逼,本來還有這操作。打完那局我就立刻跟我的基友們分享我的這一重大發現……
相信大家都有類似的經歷,當發現一個震驚的事實或某些(自認為)不為人知的技巧時,就像得到了不為人知的奧秘,除了有一份如獲至寶的激動外,還會有一種先知先覺的優越感,迫切想把本身的發現“傳授”給伴侶。
所以當用戶發現京豆抵扣漏洞并證實有效時,他們心底好為人師的不良品質就袒露出來了,紛紛向伴侶傳授本身占商家自制的“秘籍”,希望在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從而形成病毒式傳播。
2.3 獵奇心理
作為一個企業機構,活動及產品都是經過多輪測試才上線的,即使有漏洞那也是小問題居多,一般不會影響主流程。所以,當電商出現交易漏洞,就比如教育學家的兒子是差生,少見自然多怪,很適合成為大眾茶余飯后的談資。
2.4 陰暗心理
日常生活中消極情緒被長久壓抑,一旦有壞消息出現,將迎合人們攻擊、使壞、幸災樂禍等消極心態,給陰暗心理提供了得以“見光”的載體。“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商家搞促銷活動就像是做好事,絞盡腦汁想創意、使勁砸錢投廣告也沒幾個人知道;而支付漏洞的出現,為消費者長久壓抑的幸災樂禍等陰暗心理提供了釋放契機,加上消費者和商家之間近似敵對的關系,使得消費者更樂于傳播商家的失誤。
3 漏洞營銷的三個關鍵點3.1 合理設計漏洞
漏洞主要分為程序漏洞和規則漏洞。
程序漏洞就是通常所說的Bug,是技術上故意將特定行為引發本不該該發生的結果的設置,如文章開頭的肯德基APP案例。身為互聯網企業,響應Bug的速度會影響企業形象,為了不袒露營銷痕跡,程序漏洞一旦被發現,都需要在短時間內修復。為了在短時間內達到好的營銷效果,設計程序漏洞時一般不會藏得太深,且漏洞優惠的力度都很大,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內袒露漏洞、傳播漏洞,實現營銷爆炸。
規則漏洞是策劃新產品、新辦事或新活動時故意設計邏輯不嚴謹的規則,為用戶提供獲取權益的奧秘捷徑。相對于Bug來說,規則漏洞的響應時間較為靈活。企業可按照想要漏洞存留的時間去設計規則漏洞:如果追求短期發作,可將規則漏洞設計得易發現、優惠力度大;如果想要給予用戶長期的隱形福利,可將規則漏洞藏得深一點、優惠力度也小一點。
說一個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規則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