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11
比來,全民K歌迎來了它的三周年慶,三年里,全民K歌一步步走來,承載了太多人的回憶和故事,用心的用戶每年周年慶都會有一個定制MV送給全民K歌,作為這個產品最早期的設計師之一,常常感覺非常驕傲和幸運。這篇文章,想通過比來完成的歌房項目,復盤整個K歌的設計歷程,也作為一個回顧和小結。
關于設計在我的理解,,設計分三個層次,界面設計-體驗設計-生活方式設計。
界面設計是最基礎的功能布局、邏輯跳轉,而體驗設計是關于用戶更立體的需求、動機、行為;生活方式設計則是需要在體驗設計基礎上,于生活的各個可被設計的觸點去影響用戶,培養使用習慣,最終構建行為習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我們在比來一年里,完成了全民K歌TV版;和友唱團隊合作推出了線下M-bar;和聯想、迅途合作推出麥克風…這些其實都是在商業生態的層面不停拓展和用戶在生活中的觸點,通過這些觸點不停影響用戶,影響大家休閑娛樂的生活方式。
關于歌房
歌房是一個多人實時唱歌互動的虛擬空間,歌房的設計完整打造用戶在這里唱歌互動的體驗,是一個完整的體驗設計的案例。
在我看來,體驗設計的關鍵點在于回答三個問題:從何而來、到哪兒去、如何做到。
從何而來,需要你深刻理解你的產品、你的用戶,清楚需求的來源;到哪兒去,則是需要分析清楚具體需求,確定設計目標;如何做到則是在具體達成目標的過程中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那么,歌房從何而來?
從何而來1、從全民K歌的體系來看
全民K歌是一款興趣社交產品,一直以來在做兩件大事:基礎K歌和社交互動。
在基礎K歌的維度,為了滿足用戶唱得好的需求,我們不停拓展內容類型的豐富度,從普通音頻作品,到MV、說唱、以及比來正在做的短視頻,都是為了幫手用戶在這里產生豐富的內容。
同時,為了幫手用戶產生優質內容,我們提供海量曲庫、HQ伴奏、練唱等能力;給會員用戶提供教唱視頻,幫手用戶系統、全面地了解氣息、發聲等等知識。
在社交互動的維度,為了滿足用戶玩得嗨的社交需求,除了基礎的評論、送禮、私信以外,我們不停打造特色的互動玩法,好比打擂、合唱、家族、pk等等。
基礎K歌和社交互動這兩個維度是彼此促進的良性循環過程。社交互動的原始需求要求基礎K歌能力不停完善,基礎K歌能力的完善,幫手用戶不停產生優質內容,而用戶圍繞優質內容又有了更強的社交互動需求,在這個過程中,用戶粘性也就不停提高。
事實上我認為所有的興趣社交應用都可以從這個思路去設計,打磨圍繞興趣的基礎能力的同時,打造社交互動玩法,兩者良性循環粘住用戶。
2、從社交連接的維度來看
社交是關于人與人建立連接的,在K歌前兩年的時間里,我們所有的社交連接都需要依賴頒發異步作品,一個用戶頒爆發品,其他用戶來聽歌,然后用戶之間產生評論、送禮等社交連接,這種連接是間接的、相對慢的。
為了幫手用戶更直接更快地連接起來,去年我們開始打造直播這樣的能力,給用戶提供了一個人與人實時連接的虛擬空間,在這個空間,有人唱歌,其他人立刻就可以聽歌,信息流通速度和效率都得到了提高,社交連接也更快速、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