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02
注:2017 年 11 月 11 日 24 點,阿里巴巴天貓雙十一以交易額 1682 億元的戰績圓滿結束了本年的購物狂歡節。作為互聯網產品和運營,我們能從這場電商大型活動中收獲什么呢?不妨事看看作者陳靜對于本年雙十一的復盤和分析。
2017 年下半年引得全民關注的節日之一“雙十一”已經過去一周了,全天總交易額 1682 億留在了歷史里,每年的數字都在前一年的基礎上大幅增加,不知道明年又會增長多少。
在這場全民狂歡的節日里,用戶收獲了心儀的商品、商家銷售收獲了超越以往任何時候的訂單流水,那么作為互聯網產品和運營,我們能收獲什么呢?操盤一場用戶數量上億、訂單流水千億的電商大型活動需要考慮哪些方面呢?不妨事來和筆者一起看一看。
一、電商平臺涉及的角色與流程
如果是從事電商行業的伴侶,對于電商平臺涉及的角色與流程應該相當清楚了,為什么這里筆者還想要把這一部分單獨拿出來說呢?這是因為無論是運營的各項策略,還是產品技術方案的設計,都是圍繞電商的核心參與流程來展開的,,因此重新梳理電商平臺涉及的角色以及每個角色都參與了哪些環節,有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后續的運營策略和產品技術策略。
圖 電商購物核心流程及主要角色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電商平臺幾乎參與了用戶從瀏覽到購買決策,再到下單支付及后續物流配送的全過程,而我們通過后續對此次阿里雙十一活動的操盤也能看出,淘寶天貓作為平臺方,也是從上面這幾個方面入手(商品呈現、客服、訂單、倉儲物流),來提升用戶及商家參與此次雙十一的效率。
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提到的幾方面,主要是跟用戶參與相關的環節,在這些環節的背后還有專門給商家提供的辦事,好比結算、商品辦理等等,本文主要是圍繞跟用戶相關的環節來復盤。
接下來,我們一起先從運營策略入手,來看看阿里是如何從運營端來鞭策此次雙十一活動的進行。
二、雙十一運營策略分析
毫無疑問,此次雙十一活動的核心目標是訂單交易額,那么基礎的運營就是圍繞訂單交易額展開的,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活動運營,這次雙十一要開展哪些形式的打折促銷活動(活動形式可以有多種,但是素質上是讓用戶感受到讓利,促成更多的交易),為了做好促銷活動,又需要做哪些內容運營、流量運營及用戶運營相關的工作,讓用戶清楚地知道本身可以購買哪些優惠商品,高效率地到達目標商品和店鋪呢?
這應該是雙十一運營策略的基本邏輯:以活動運營為中心,輔助內容運營、流量運營及用戶運營。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下正常活動的節奏是怎樣的,每個階段都運用了哪些運營策略。
圖 官方雙十一攻略
第一:預熱期前期(10.19-10.31)——制造話題、活動預熱
本年雙十一預熱期和往年比擬,提前了一些,從 10 月 19 日火炬紅包上線開始,即標識表記標幟著雙十一預熱期正式開始。在預熱期如此長的情況下,阿里作為平臺方是如何去把控預熱期的節奏,調動用戶的參與積極性呢?
1. 活動運營
本年阿里雙十一的活動形式,廣受用戶吐槽,雖然活動規則復雜,但是我們還是能從多樣的活動形式中看出主次之分,而且此次活動的復雜性幫手雙十一在預熱期初期制造了話題,提升了活動的熱度。
圖 預熱期初期的活動形式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初期預熱的節奏:
(1) 10 月 19 日,平臺推出帶有社交屬性的火炬紅包,傳達寓意,本年雙十一就像奧林匹克,火炬紅包將快樂的主題帶往全世界,帶動啟動階段的第一波流量熱度;
(2) 10 月 20 日,緊接著推出本年雙十一主要的平臺級優惠活動形式之一“預付定金,定金膨脹”,以及店鋪級的優惠形式“店鋪滿減券”,其中預付定金刺激用戶將確定會購買的商品提前預定下來,不但幫手平臺保證了雙十一當天可以提前鎖定的銷售額,還幫手各個商家預測所需商品庫存,減輕后期庫存壓力;
(3) 10 月 25 日,推出的群戰隊紅包,再次利用用戶關系鏈,讓更多的用戶參與到此次雙十一中來,帶動預熱期的第二波流量熱度;
(4) 10 月 26 日,上線捉貓貓游戲,借助游戲化運營思維,再次調動用戶參與的熱情,讓用戶買得開心,同時玩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