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17:22
幾年前,我在文章里首次提到中國互聯網的「三個世界」: 在中國,存在三個互聯網形態。一種是媒體給人灌輸的互聯網,以海外 IPO 為目標;一種是草根互聯網,低調掘金,如迅猛龍般彪悍;一種是深藏地下的互聯網。 這應該是第一次在媒體上對中國互聯網的分層做歸納(倒不是給本身臉上貼金,誰看到更早的描述,煩請告訴我)。后來這段話被廣泛引用,倒是我始料未及的,也頗有點得意。 這一兩年,「暗網」的話題很受歡迎,真真假假,快成都市傳說了。 一 移動互聯網出來之前,一個典型的互聯網創業者,習慣動作是要把 Alexa 排名靠前一點的網站看一遍,研究一下做什么東西有流量。 我前幾年例行看 TOP 1000 網站的時候,發現 Alexa 業務上一個設計的缺陷,以至于可以看到不少網站相對真實的流量,喜出望外,收集了一批數據。這個事情我倒是沒和任何人說,估計發現這個細節的人也不久不多。可惜現在Web站數據沒太大價值了。這是個小插曲。 色情網站必定有流量,直到現在都是。有沒有想過色情網站都怎么變現?除去我們從列內外看到的色情網站,還存在大大小小的色情網站或是各種打擦邊球的網站,你會發現,即使不做推廣,他們也一樣有可不雅觀的流量。 流量從哪里來?搜索引擎的SEO給導過來。 二 在搜索引擎,好比 Google 里搜索某部電影的名字,看到的幾乎都是正常的網站,如果再加一個關鍵詞「下載」,你會看到一批電影流量站,點到電影流量站里,能看到各種草根套路的「增長黑客」手段,誘導點擊,彈窗… 從搜索引擎過來的用戶,往往一個點擊會給這類網站帶來大量的 PV,一是欠好用,二是有需求,這個時候是不消談用戶體驗的,用戶體驗必定是降級的,但是因為強需求粘著,用戶其實無所謂,他們總是可以從各種套路中一路點擊,尋找本身想要的內容。 但是還是有用戶會被轉化,并且,比例不低。 這種流量有多少?非常大,驚人的大。永遠不要低估用戶搜索色情內容、盜版軟件、盜版電影的熱情。 快播出事前,公布的數據,周活躍用戶量超過兩億,你感受一下。 三 網站初始內容從哪里來?以前有個術語,叫「采集」,通過爬蟲到處抓。 從統計層面,這個網站有流量了。有了流量能干什么呢?常見的模式是加入搜索引擎的網絡聯盟,分成賺收入。 國內搜索引擎都有網絡聯盟的業務,以百度為例,2016 年百度聯盟給廣告主分成金額達 142 億,廣告主有多少呢?超過 45 萬家。我在阿里和騰訊誰在薅誰的流量羊毛 一文里面說,大公司其實都買流量,買流量為了什么?為了有更多廣告收入。這里面還可以細分一些具體場景。 一種場景是,廣告商家投了更多的錢,但是我沒有流量可以提供,怎么辦?要知道錢充進來別指望給你退款,這時候,通過網絡聯盟的站外流量就可以把這部分廣告資金「消耗」掉。另一種場景是,有些廣告商的廣告要的就是這些站外流量的用戶,好比黑五類,好比民營病院,好比盜版網絡文學。 所以,當一家搜索引擎說已經把某一類關鍵詞的廣告屏蔽掉的時候,好比魏則西事件中的「滑膜肉瘤」,當你在搜索引擎搜這個關鍵詞,發現沒廣告了。先不要給廠商點贊,記得順藤摸瓜去看看各種網絡聯盟廣告是不是還在?廢話,當然在。 媒體記者一般不懂這個,簡單驗證一下就回去寫稿了。其實,如果你在中心城市搜索,和在三四線城市搜索,結果也是紛歧樣的。這就是人家技術的先進之處啊。 四 網絡聯盟運營方知不知道很多網站打擦邊球甚至違法?當然知道。但是,怎么對待這部分的「合作伙伴」,態度往往就比較曖昧,有的時候封,有的時候默許。有的時候,就是里應外合,左手倒右手的事兒。 即使這樣,這些擁有流量的個體運營者們也還是有不安適感,,一定要求尋找變現效率更高,更賺錢的路數。這樣一群對流量敏感的人,當然嗅覺也最靈敏,互聯網的每一波熱點他們都能從中賺錢。 從電商、團購到頁游,再到P2P金融小額貸款,乃至網絡賭博… 每當風口來臨,這些網站就會為風口的弄潮兒們輸送流量,當然,回報也不菲。
上一篇:做百度SEO優化是一種修行
下一篇:如何才能運營好一個網站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