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17:14
杜蕾斯的案牘到底對你有多大的借鑒意義?
一個伴侶來吐槽,說老板讓他追一下杜蕾斯的感恩節案牘,也弄個感謝XXX之類的。他很認真的寫了,也以最快的速度發布了,然而伴侶圈并沒有如老板想象般引發瘋狂轉發他們的內容,老板怒了,把之前幾次追熱點失敗的事情一股腦的全部拍在了他身上,現在這位伴侶被停職了……
其實杜蕾斯的案牘有啥好追的呢?
除非追著玩,不然這種熱點我從來不追。因為我清楚的知道,我在做的這個品牌遠沒有到和大牌互動、玩案牘的地步。
也就是說,玩案牘是要有前提的。
01 為什么杜蕾斯能玩?
從品牌發展角度看,杜蕾斯已經完成了品牌積累的前兩步,即已經從建立品類認知到建立品牌基礎認知。
也就是說,杜蕾斯這個品牌已經牢牢占據了避孕套這個品類的心智高地(典型標識表記標幟就是大家想到說到避孕套就會想到杜蕾斯),對于杜蕾斯來說,他目前所處階段的營銷任務是強化認知和建立品牌形象,所以,他有玩案牘的本錢(并且它的品牌調性也適合這么玩,換個專家品牌好比麥肯錫這種可能就不適合),只要他的案牘玩得好,就非常容易傳播。
但對于大部分杜蕾斯案牘的追隨者來說,本身的品牌所處階段和杜蕾斯所處的階段完全不在一個層級,素質不是一回事,所以,你玩不出杜蕾斯的效果。
商業競爭史上曾多次出現過模仿大牌營銷而失敗的背面案例。好比當年健力寶剛推出第五季飲料時也模仿可口可樂火拼形象廣告,結果卻折戟沉沙,為什么?素質就是錯誤定義了企業營銷工作的起點。
可口可樂作為一個大眾消費品品牌早已在消費者的大腦里有了認知,消費者看到可口可樂的廣告就會自動劃歸到大腦里的“認知貨架”,自覺自動的知道可樂是碳酸飲料,知道可口可樂是什么品類以及什么時候需要消費它。而對于新品牌“第五季”而言,消費者大腦里是沒有任何認知基礎的,就算霸屏打滿形象廣告,消費者也不知道你在說什么,,對應的,也很難產生購買行為。
所以,直接模仿大牌成功以后的營銷行為并不能給你帶來多少幫手,可能還會把本身的營銷帶到坑里。
如果你真想跟著大牌做營銷,你要研究的,不是大牌成功之后的案牘仿生學,而是品牌考古學。好比值得第五季借鑒參考的,不是可口可樂占據用戶心智后的做法,而是可口可樂最初進入市場時的做法。
從建立品類聯想開始,回答品牌三問中的“你是什么?”“有何差別?”開始,才有可能對接到消費者心智,讓消費者在某些購買場景中想到你。
同樣的,如果你想要學杜蕾斯,需要回到最早期的杜蕾斯,從他最早期的做法中獲取新思路。
下一篇:批量挖掘長尾關鍵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