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17:14
注:打破偏見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但是當我們逐漸減少各類偏見對產品的影響時,我們就會真正實現——為用戶創造更好的體驗。
用戶反饋對產品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終究產品的成功是由用戶決定的。但是我們怎么知道用戶的反饋是否是真正客不雅觀的,是否是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
對于這點,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他們的反饋必然有偏差。但是對此,用戶本身一點措施也沒有。
在我們征求用戶反饋意見時,我們和用戶都將不成制止地陷入對信息的偏見認識。同時,我們本身的偏見會影響我們對接受到的反饋信息的處理方式。
意識到這一點是很關鍵的,準備無誤的用戶反饋在關鍵版本迭代時期的作用會更加明顯。盡管我們不能消除本身的或者用戶的偏見,但是一旦我們知道了本身會在哪些情況下會出現哪些類型的偏見,我們就可以采取必然辦法來制止常見的偏見。那么不才一次要求用戶提供體驗意見的時候,就要把“制止偏見”這根弦繃緊,審慎處理用戶的反饋,時刻問問本身“我的行為(或不行為)是否是被偏見驅動的?”
認知偏差的情況可能有幾十種,每種又有多種呈現方式,但是在產品團隊尋求用戶反饋的過程中有一些主要類型的認知偏差是經常出現的。在本文中,我們將仔細的闡釋在用戶反饋時經常出現的四種典型認知偏差,以便產品團隊在出現路徑規劃偏差之前,把它們扼殺在搖籃里。這四種別離是:
確認偏誤
構造偏誤
友善偏見
虛假同感偏差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確認偏誤應該是所有專業人士最常見的偏見。確認偏見的概念是由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內曼(Daniel Kahneman)與數學心理學家阿莫斯·特維斯基(Amos Tversky)首先提出的,他們認為確認偏見存在于“當人們的心里有一個已經認定的想法的時候,人們會在腦中選擇性地回憶、搜集對這個不雅觀點有利的細節,并強行讓它符合邏輯。”所以說,人們傾向于認可符合本身不雅觀念和意見的反饋,在這個時候就會發生確認偏見。
只接受與我們已有的不雅觀點相一致的用戶反饋會很容易形成“回聲室效應”,這將嚴重影響我們針對用戶反饋所進行的功能設計調整。確認偏誤的一個可怕后果就是會產生逆火效應——我們會拒絕所有證明我們的不雅觀點是錯誤的的反饋。
作為一名產品設計者,我們的任務就是為用戶創造具有良好體驗的優質產品,但是我們的設計將不成制止的受到我們的主不雅觀品味、信仰和配景的影響。當我們意識到確認偏誤的時候就能夠發現它正潛入我們設計產品的過程中——不但僅是如何解讀用戶反饋,還有我們如何規劃產品需求。
早年間,在我本身開的一家為客戶設計網站和開發移動應用程序的小公司中,我們曾經讓我們的用戶體驗設計師記錄用戶調查和進行訪談,以獲得有關產品的反饋。終究設計師們對于用戶體驗的理解并不像其他人那樣,他們是最終主導產品改變的人。
奇怪的是,在這樣做了大約一年之后,我們注意到我們沒有得到很多可行性反饋。我們開始懷疑我們做這些調查的價值所在。為此,我們完全拋棄了之前的做法進行了一個實驗,把用戶體驗設計師完全從過程中摘除出去,只保存一位QA工程師來負責撰寫調查陳訴和收集反饋意見,我們很快從中發現結果非常有趣且操作性強。
盡管我們的用戶體驗設計師對于反饋意見持開放態度,但是他們的潛意識會在設計調查問卷和拜候標題問題的時候設計便于確認產品設計問題的標題問題。
例如,我們的用戶體驗設計師問:“面對海量的產品是否會對你尋找適合本身的產品造成困擾?”這個措辭使得我們的受訪者會先入為主的認為尋找產品是很困難的,也因此自然而然的忽略了那些便于尋找的產品類型。這個問題還暗示了受訪者造成尋找產品困難的原因是因為產品種類繁多,這也使得受訪者無法提供其他的原因。
當我們的QA工程師來操刀來做這件事的時候,他們會把問題設計成:“您是否在尋找產品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如果有,是什么樣的困難?”QA工程師對于產品設計沒有很強的概念,他們提出的問題也自然沒有傾向性,也更容易讓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困難的受訪者留下真實的反饋。所以說,當我們在調研設計的時候多提出這種開放式的“為什么”,我們能夠收集到更多豐富多彩內容詳實的答案,幫手我們更好的了解受訪者在產品中實際面對的困難,以及困難產生的原因。
上一篇:網站中的多個關鍵詞優化的處理?
下一篇:20條App性能優化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