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兩把刷子,稱不上手藝人,文案靠寫字吃飯,多少也算是個手藝人。
但是,文案圈子應該是所有的文字工作中最難混的圈子了,至于是不是手藝人中最難混的,這個沒個標準,不予評價。
不過自古以來都有個規律,就是越難混的圈子,就越有很多的快捷技巧,今天,
網站托管的小編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些技巧。
1、借勢
不管哪一個行業的,都有龍頭人物。借他們的勢,主要為了容易信息聯想,也可以理解為信息的具像化。
做電商,可以借淘寶京東亞馬遜;做社會化傳播,就拿杜蕾斯說話。
因為它們的名字,比牛逼、頂尖、成功等詞更加地具象化。
甚至你可以把地標拿來借勢。
標志性的建筑物,識別度極高,腦海中自然形成一個地圖坐標。一說,大家都知道了。你要是說哪一條路哪一個咖啡店,別人肯定摸不清頭腦,也就找不到路了。
2、改變思維
每個人都有固定思維。
在大眾思維圈內活動,吸引不住讀者的眼球。如果你按常理出牌,看似沒錯,其實大錯特錯。在思維囚禁的年代,文案需要做點不一樣的事,能夠帶領讀者從圈內突出重圍。這不僅吸睛,還會贏得讀者的認可。
比如知乎的——認真,你就贏了;
書店的——我害怕閱讀的人;
耐克的——要做就做出頭鳥。
3、大聲說話
你不說,消費者真的就不知道。
其實大多數有效的文案,往往是直接指出利益的。有實際需求的用戶,他們大部分沖著好處來的。這也是我一直強調的,說產品特色,不如直接說給消費者帶來的好處。
4、說話說一半
話都你說了,就沒讀者什么事了。
如果讀者沒有思考,就沒有互動,也就沒有傳播了。寫文案,把話說滿是一種忌諱。意思要清晰,但也不能太清晰,這會顯得太無聊無味。在清晰和模糊之間,保持一個平衡點,要做到[模糊地清晰]。
常用的技巧就是聯想。
比如:不同凡(響),(輕)若鴻毛,(大)有來頭,(薄)如蟬翼,(快)刀斬麻,(穩)操勝券,(雙)喜臨門。
括號里面是沒有說的話,但讀者會自動填充進去,這也是文案真正要說的話。最后這組發布會文案,給觀眾多了一份驚喜。
5、塑造矛盾
大家都愛看故事,而矛盾是故事的根本,會讓人好奇。
比如小區有人爭吵,總會有一些路人停下腳步。
這跟網絡上的撕逼,吃瓜的群眾愛去看個究竟,是一個道理,如果沒有矛盾,生活將會非常無趣,社會也不會進步。
于是,矛盾型文案也就出來了。
今天夏天最冷的熱門新聞。——冰箱
什么都不買的人,才敗家呢。——理財
今年過年不收禮,收禮就收腦白金。——腦白金
為什么有錢人很小氣?——這是有錢和小氣的矛盾。
不學點壞,怎么做好人——這是好與壞的矛盾。
這個老頭,少女們搶著要嫁給他——這是年齡大與小的矛盾。
其實,不管你在哪個圈子混,都要學會幽默。
最簡單的幽默,就是自黑和自夸。
其實也就是消費自己,娛樂大家。
標簽:九江
烏魯木齊
東營
鹽城
林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