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消費金融機構,無論自身的實力有多強,產品創新力度有多大,模式設計有多么新穎,都無法繞過營銷這道坎。
而營銷這件事,正讓眾多市場參與者愛恨交加,最近連續有幾家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公布了業務數據,營銷投入規模動轍數千萬,甚至上億,拉開全網整合營銷布局,但顧客轉化率卻不斷下跌,獲客成本持續走高,成為企業經營不可承受之重。
所有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必然回歸到高性價比的營銷道路上,也就是花小錢辦大事。當前這種花大價錢搞廣告飽和打擊、無視投入產出比核算、缺乏嚴格的流量與轉化量評估的做法,將走向窮途末路。道理很簡單,消費金融產品的收益率本身不是非常高,龐大的營銷經費砸出去,很難賺回來,企業經營一旦遇阻,就可能導致資金鏈吃緊。
那么,消費金融營銷,又該走怎樣的一條道路,知名消費金融專家、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消費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劉洋所著的《互聯網消費金融》一書中有所闡述,而這篇文章將從戰術層面進行系統分析,并提供創新、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支持眾多消費金融機構一起破局。
營銷模式:全渠道轟炸,整合充分,精準不足
這種營銷模式最明顯的特征是,投入非常大,戰線拉得相當長,涉及線下廣告投放、線下網點布局、線下事件活動營銷、線上整合營銷等,線下渠道會覆蓋分眾傳媒、電視、公交、車站、地鐵、飛機場、電梯、樓體等,尤其是地鐵與電梯的投放量相當大。
線上拉流量、會員注冊、APP下載與自媒體粉絲等,涉及渠道包括搜索引擎、門戶網站、視頻網站、微博微信BBS等社交媒體等,策略包括熱門話題營銷、事件營銷、網絡活動營銷、病毒式營銷、創意廣告、重磅軟文等。
標簽:九江
林芝
烏魯木齊
東營
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