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13:16
數字化時代,新的營銷概念層出不窮。清晰定位、精準營銷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但對于以銷售目標來恒定營銷成績的編纂來說,并不容易。母嬰自媒體大V“小小包麻麻”在前日的采訪中提及“與東方出版社合作的《我的第一本數學童話》,在春節檔引爆銷售,20分鐘內10000套售罄”。這套產品的最終銷量為20694套,517350冊,銷售碼洋716萬元,至今仍連結著童書社群電商小小包麻麻銷售的最高紀錄。一年多時間內,該系列圖書迅速搶占母嬰社群市場,打造了年銷10萬套,250萬冊,3200萬碼洋的成績,引領少兒市場的“我的第一本……”系列風潮。同期,我社少兒部其他6個套裝別離依靠社群渠道,在2015-2017的兩年間共創造出6000多萬銷售碼洋,這一數據對于我們來說,無疑刷新了三不雅觀,最起碼打破了關于傳統營銷的幾個魔咒:1、只會花錢,不見效果。2、發了那么多稿,書怎么不賣呢?3、營銷只是看起來挺忙……
當圖書編纂在火熱地搶占IP、競爭版權時,我們要淡定地翻翻那些被雪藏了的珍珠,思考一下他們是否能在新時代下再次放光,是否能成為逆流而上引領市場的潮流,無疑《我的第一本數學童話》就屬于一個“爆點”引發的事變。早在2012年,東方出版社吳玉萍副總編纂就預測到數學啟蒙類圖書的巨大市場潛力,并懷揣為孩子做好書的出版情懷,引進出版《我的第一本數學童話》(全25冊)系列。該系列繪本采用講故事的方式,講述了生活中常用的8大類別(統計、規律、數的基礎、測量、分類、空間、時間、圖形)25個主題,用繪本故事的方法全方位給孩子解讀數學基礎,幫手3-6歲的孩子建立完備的學前數學思維體系。同期,東方出版社還引進了幼兒“財商啟蒙”系《經濟好好玩》(全39冊)和幼兒“情商”啟蒙系《跳跳童話》(全28冊),這三套書并稱幼兒學前教育“三商”系列啟蒙繪本。
作為一名專門從事少兒圖書營銷的編纂,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點燃市場引爆點,把好的內容最大化傳遞給讀者,也是一種必需修煉的能力。下面試從以下幾點總結經驗:1、與時俱進、認知迭代:內容營銷的素質在任何時代都不會變;2、如何用社群媒體打造暢銷書:引爆點與長尾效應的結合;3、用戶在哪?定位以及垂直的力量;4、營銷主導的新策劃機制:知識IP的全媒體運營。
認知迭代:內容營銷的素質不亂
圖書營銷的素質是內容營銷,深以為這是一個規律性的東西,不會變。圖書產品總是被稱為是流量產品,內容也通常被認為是低獲客成本的來源。從出版人面臨四十九折、三十九折的痛點,到大V的崛起,也可以感知一二。那么作為承載內容的載體或者介質的圖書來說,圖書產品自己自帶流量的同時它還擁有著無限置換流量的可能性。早在小編大學結業剛剛入行之時,就已經聽得“出版行業是一個夕陽行業”的說法,這跟目前咪蒙年薪百萬的助理編纂比較,同樣是編纂,確實堪稱夕陽。但是,同樣是編纂,同樣是做內容,只因承載介質差別,卻一處夕陽一處朝陽?
東方社少兒部6套產品依靠社群渠道,兩年共創造6000多萬銷售碼洋,打破了傳統營銷的幾個“魔咒”
說這個前提也是圖書營銷這個工種再次刷新認知的一個感受,營銷編纂手握公司幾百道媒體渠道,單一外聯或者分片區外聯都得累塌,我想現在不少編纂依然面臨地毯式鋪媒體這一基礎工作,在沒有研究出新的方法之前,這一方法還是很奏效的,上帝終歸是承認努力的。營銷編纂的另一個核心就是要把好的內容無縫傳達給讀者。但是實現對稱的方法,對出版營銷來說,始終隔著一層,而且隨著科技的更新,這段距離越來越小,這是一個特別好的現象:從以前的“內容——傳統媒體——讀者”,到現在的“內容——社群媒體——讀者”,一個是自上而下引爆,一個是自下而上引爆。實踐證明,一切從用戶需求出發的自下而上的引爆更具市場說服力,因此,營銷正在回歸素質,商業也在真正回歸素質。也常感嘆我們生活在一個越來越美好的現在,越來越真實的現在。
從解決用戶需要出發的內容營銷就是所謂常銷變暢銷取勝秘籍, 99%市場調研、內容營銷、價格策略+1%機遇=爆款。調研的核心即內容與用戶需求,宣傳軌跡以及市場接受度。以《我的第一本數學童話》套裝為例,同類《數學幫資助》《走進奇妙的數字世界》等,內容點、需求點以及其宣發成功和失敗的案例分析,經過一輪的分析才能明確這款內容產品差別于別款產品的地方,以差異點打用戶需求的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