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13:12
本報訊 (張全連 任松筠) 記者從24日至25日在蘇州召開的全省司法行政一體化智能平臺安排動員會議上獲悉,我省司法行政系統將在省、市、縣、鄉四級全面推廣應用一體化智能平臺,積極構建司法行政“智慧法務”。6月底前,完成13個省轄市的平臺安排,,各層級平臺試運行。
全省司法行政系統積極推進“2+1+N”一體化智能平臺建設,其中,“2”是指外網的12348公共辦事平臺和內網的司法行政工作辦理平臺兩大應用平臺,“1”是指信息流轉協同中心,“N”是指在兩大應用平臺上運行的若干個業務和辦理系統。12348公共辦事平臺提供電話、網絡、新媒體等三種辦事渠道,目前話務平臺已在全國率先實現7×24小時辦事,每月接聽群眾來電2.3萬余個,群眾滿意度達95%以上;網站年累計拜候量達15.3萬余人次,線上管理公證1300余件;新媒體平臺拜候量達到1.5萬余人次。內網司法行政工作辦理平臺分為省市縣鄉四個層級,省級平臺去年9月在省廳上線運行,市縣鄉三級平臺同期在蘇州、南京開展試點。
省司法廳廳長柳玉祥介紹,本年底前,實現大平臺在全省的正式運行。市縣鄉三級辦理平臺全面推開后,將實現各類信息“一次采集、全網流轉、全員共享”。基層司法行政機關包孕司法所一線工作人員,都可以通過平臺進入省廳和市局的數據庫,獲取典型案例、實時數據、人員情況等信息,通過數據“反哺”,實現辦事力量和資源的前置。同時,打破基層司法行政機關內部條線和部門邊界,根據信息的預警預測和研判結果,通過指揮平臺、視頻系統等多種信息載體,促使機關力量與基層一線的直接對接,增強基層實時監測、動態感知、科學預警、聯動處置的能力,努力實現資源力量整合在基層、辦事辦理水平提高在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