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營銷的每次費勁腦汁給老板給甲方設計出幾十策劃,對方總還會覺得缺點創意少點味道;寫文案的經過日日夜夜的打磨,感覺整個人都要與文稿融合在一起了,卻仍然只得到轉化率很低的結局……到底是因為什么?企業
品牌推廣又該如何提高轉化率?
從消費者心理出發 卻不能對消費者心理完全順從
寫出華美卻無效的文案,是營銷大忌,費了最大的功夫卻換來最小的轉化率,也是每個企業做推廣最不想看到的。所以,做營銷做推廣的時候,常常強調“從消費者心理出發”,事實上除了從消費者心理出發以外,你還需要考慮能否影響消費者。即又能順應消費者心理、又能避開消費者心理雷區。
第一,找到用戶關注點、興趣,了解用戶欲望與購買點。
標題黨、吸睛為什么這么火?因為流量,決定用戶是否買單的首要因素是能否在眾多商品中關注到你、并對你有興趣;第二要點是,產品賣點是否符合用戶欲望、與用戶購買點契合。
怎樣吸引用戶?除了熱點,我們最常用的技巧有反差、自帶吸引力的詞,反差如“東北小伙騎車回家過年,一個月后發現騎反了方向”,自帶吸睛能力的詞如“與性相關”、“與情愛相關”、“與明星名人相關”……
產品的賣點與用戶購買欲望,意指用戶對產品的需求是來自功能或是攀比需求等等,杜蕾斯的賣點除了花式用戶體驗、更有各樣刺激用戶感官的營銷。
第二,永遠不要被用戶放在“老婆跟老媽掉進水里,你先救哪個”的境地。
用戶大多不是意志堅定、非此不可的人,順應消費者心理的同時,營銷人最不該做的就是,讓消費者處于兩難選擇的境地,而應該引導用戶走入適合選擇企業產品的途中。
比如,同一個沒確定自己喜好風格的朋友逛街,不要告訴她這件休閑、那件職業,而是告訴她你身上穿的更符合你的氣質……很多時候,給用戶更多選擇不如“給用戶一個可信賴、符合用戶需求的選擇”。
高轉化率文案還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除了能吸引用戶的標題或創意,在熟知消費者心理的同時,能引導用戶做出購物選擇,通常為了確保消費者完成購買,還需要一些營銷技巧,比如限時限額促銷,讓已經產生購買欲望的用戶第一時間購買,因為錯過轉化率最高這波,等到用戶再想到你完成轉化就不知道是猴年還是馬月的事了。
所以,做文案的最后一步,是讓用戶在對你的產品有所了解之后,獲得購買的動力、提供現在購買的理由、以及最便捷的購買方式。
標簽:九江
林芝
東營
鹽城
烏魯木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