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外包市場有著怎樣的發展空間?國內企業如何盡快突破人才、技術等瓶頸拿到更多外包訂單?在昨天舉行的“天津服務外包運作管理與發展戰略論壇”上,與會專家針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研討。
外包就是企業做自己最能干的事情,把其他的工作外包給能做好這些事情的專業組織,包括生產外包和服務外包。一般情況下,外包服務的附加值是傳統加工與制造業的5倍到10倍,因此成為世界新一輪產業結構轉移的趨勢。天津市商務委副主任陳黎明在論壇上表示,從全球角度講,服務外包市場在未來將保持30%以上的增速,預計2008年市場規模突破1萬億美元。在世界最大的1000家公司中,約70%的企業尚未向低成本國家外包任何商務流程。從本市情況來看,更多跨國公司相繼在津建立金融和研發中心為服務外包產業增加了發展空間,同時服務外包也成為本市重點扶持和發展的產業。根據規劃,到2010年,全市將吸納10萬大學生就業,擁有超過16萬服務外包從業人員,吸引1200家海內外公司在津建立服務外包企業,新增14萬服務外包就業崗位,屆時,服務外包業務總額將達到300億元。
巨大的商機同樣也存在著較高的門檻。在本次論壇上,怎樣盡快突破人才和技術瓶頸,成為與會者共同關注的話題。商務部培訓中心主任王亞平認為,目前全球快速擴張的外包領域是人力資源管理、媒體公關管理、電腦信息、客戶服務和市場營銷。他在研究接包方的國家分布后發現,我國目前尚處于劣勢是因為缺少大量的外包服務團隊,特別是從業人員在語言和專業性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建立服務外包培訓機構,擴大從業人員的培訓規模和水平是彌補這一短板的根本。
從事國際服務外包業務多年的美國SoftTech公司總經理解明明在論壇上闡述了培養服務外包人才首先要建立培訓機構的觀點,并同時提出必須從四個方面同步進行。第一是語言,外包企業的員工可能專業技術比較優秀,但與歐美等企業進行語言溝通時會有些障礙,對順利接包會有影響。第二是管理,發包方是為了降低成本才尋求外包的,因此接包方嚴謹的管理體系,特別是企業的團隊能力被特別看重。第三是技術,接包方掌握的技術必須是超前的,應該是該領域的發展方向,這樣才會增加發包方的興趣和信心。第四是文化,要在理念上盡快與歐美企業進行融合,例如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意識的強化等。
本次論壇由國際外包中心、商務部培訓中心、天津市商務委、天津WTO咨詢服務中心、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天津日報報業集團、天津通信管理局主辦。
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