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 首頁 電商百科 從淘品牌轉型 年銷7000萬的他要再開一萬家店
麥包包、綠盒子、芳草集...曾經的輝煌一時的淘品牌們如今去了哪里?其實在大家看不見的地方,他們或為攻,或為守,并未放下探索的腳步,紛紛開始了新的旅程。80后的楊益華就是其中一員。2006年,楊益華創建了曾經108家淘品牌中惟一一家戶外品牌“鷹巖戶外”,從而開始了他的戶外電商之路。
2011年雙11,當時的108家淘品牌成交總額達3.356億元,占整個淘寶商城成交額的10%,均勻單店成交308萬元。這是淘品牌壯盛時期的標記之一,楊益華也從中嘗到了長處。在2008年到2012年時期,鷹巖戶外一度連任雙11和年度戶外類目第一名。
時間到了2012年,傳統品牌逆襲上位。曾經在雙11中風光無限的淘品牌,逐漸喪失平臺話語權。在當年雙11銷售額TOP10的品牌中,也僅有裂帛、茵曼兩個淘品牌上榜。
對于彼時的楊益華而言,也面臨競爭加劇以及流量成本高走的尷尬處境。2013年9月,楊益華跟他的團隊商議決定放棄原有的電商模式,另尋他路。
楊益華發現,在組織戶外活動時,戶外領隊對于裝備推薦的需求很強,這也讓他萌生了搭建平臺,對接領隊及品牌商的想法。也因為此,楊益華和他的團隊從淘品牌跨越到了戶外平臺陣營。
行裝的賦能模式
楊益華自稱楊賦能,意在賦予戶外領隊以無限能量之人,而這也是行裝要做的事。
2015年11月,行裝微信商城正式上線。資料顯示,行裝定位為戶外旅行裝備精選平臺,主要整合領隊及俱樂部資源,并幫助其實現與戶外品牌商的對接,提供全方位的新零售設計化服務。
從行裝APP結構來看,無論是品牌館、團購還是特賣等版塊,行裝跟其他垂直B2C商城并無太大區別。
楊益華認為,對于品牌商而言,最大的價值并不是賺取領隊渠道的這一部分錢,而是全國數萬戶外領隊所帶來的品牌背書。
“行裝要做的,就是幫品牌商把戶外店開到各城市的戶外領隊及俱樂部手里,讓每個領隊手機APP里都有他們的戶外店。相當于,我們把戶外裝備領隊這件事滲透到了整個戶外行業的毛細血管中。”楊益華說道。
萬店計劃
截至2017年4月,行裝合作的俱樂部有5000多家,領隊微店9000多家,入駐品牌300余個。行裝店主已覆蓋全國34個省份,甚至臺灣、美國、新西蘭等海外國家也有店主加入。
領隊及俱樂部資源獲取方面,行裝目前主要依靠原有的存量用戶,其次通過俱樂部領隊介紹。“原來的老客戶有40萬~50萬左右,其中有將近一兩萬個戶外俱樂部,有合作意愿的領隊約三四千人,這是主要來源。”
據悉,行裝今年將聚焦于將戶外活動路線、裝備以及內容打通,實現三者的利益共享,且均將以去中心化的形態存在。每周,行裝都會組織領隊或俱樂部進行培訓,通過專業內容的輸出聚集戶外專業人群,并最初促成交易的產生。
線下方面,行裝擬與俱樂部合作,推動“萬店計劃”。據了解,行裝線下店將有俱樂部店中店以及行裝體驗店兩種形式存在。俱樂部可在店中店中陳列專業的產品,行裝體驗店則將主要分布于戶外俱樂部周邊,且兩者均將與戶外活動進行結合。
上一篇: 上一篇:手把手教你快速實現天貓入駐!
下一篇: 下一篇:淘寶寶貝賣點怎么挖掘?你掌握了幾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