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創業人物——18歲鄭州大一新生走向總裁
POST TIME:2020-10-25
大一,當很多剛升入大學的學生還在迷茫不知所措,對大學生活失望抱怨,找不到未來的方向時,這個河南財經學院(現在更名為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大一新生已與09年12月份成功注冊了自己的公司,已是一個有事業,有方向的正規創業者了,他便是耿泳濤,一個充滿激情,有闖勁,頭腦靈活,談吐機智幽默的大一男生,大一剛開學注冊公司,這在整個鄭州甚至河南省堪稱首例。
剛見到耿泳濤時,聽他滿嘴的經濟名詞,商業用語,對各種營銷模式的分析,對各行業的看法以及對當今大學生創業的思考,真不敢相信他只是一個剛上大學的大一新生,從他的言行舉止,外表相貌更不敢相信他只有十八歲,當問到他的真實年齡時,他略帶保密的笑著說是91年陰歷6月初二的生日。從小他就習慣和比他大的伙伴在一塊玩,認為在一塊玩著有意思,直到現在他的朋友們大多都比他大,很多還是社會人士,有的甚至大十多歲,長時間和他們接觸這也是造成他性格成熟穩健的原因吧。剛開學那會兒,耿泳濤還負責過一個企業管理社團的招新,聽他對管理知識的講解,很多大一學生都把他誤認為是大三大四的學長,有的還以為他已畢業了呢,當他說到他也是大一的時,很多學生都以為他在開玩笑,不相信。
作為90后創業者,耿泳濤談到,互聯網,廣告傳媒可能是很多青年創業者的選擇,但相比之下,傳媒門檻更低一些,而我們選擇校園傳媒作為突破口,這個更益于我們的發展,我們追求的是穩扎穩打的發展思路,待公司有一定規模后,可能會向其他領域拓展,畢竟作為新公司,僅在校園傳媒這一塊是做不太大的,現在的動力傳媒,迪岸傳媒,學視傳媒等大的校園傳媒機構已分別憑自己獨有的優勢形成了全國性的推廣網絡,在鄭州我們是有優勢的,但放眼全國來看,留給我們的市場就不大了,這個我們必須要認清,而我們是有大夢想的年輕人,轉型就勢在必行了。
耿泳濤的公司現在主要做校園DM廣告,戶外廣告,餐桌廣告,高校品牌宣傳,商品展銷等活動的組織策劃實施,網站建設與維護等,DM廣告是用的《時空快訊》拉風校園版,。
公司剛成立,已與建設銀行,中國電信等大企業談成了廣告合作意向,和一食品公司的展銷活動合作也在積極運作中,,現在也正在和鄭州本地一家商務公司合作組織一個覆蓋所有鄭州高校的大型校際聯盟活動,由于處在策劃階段,不便透露詳細情況。現在西大學城十三個校區的校園推廣機構已建成,將更利于商家的推廣活動。
我們可能會疑惑,一個只有18歲的大一學生怎樣完成的公司注冊一些列繁瑣手續,怎樣來的運作資金,除非他是富二代,怎樣和那些公司企業取得的合作,怎樣建立的人脈關系網。
對此,他坦言公司注冊時確實很麻煩,他和前期的兩個重要合作伙伴王獨行,趙奇為準備公司注冊的材料,以及辦理那些眾多的證件從11月到12月份足足跑了一個多月,當時也有很多代理機構給他們打電話說可以代辦,但他們一不想花這冤枉錢,二也想親身體驗注冊的全過程,以期學到些東西,硬是工商局,質監局,稅務局,銀行等單位跑了個便,09年11月的鄭州,雪下的格外早也格外大,天氣很冷,他們幾乎每周都要出去三四天,逃課是正常的,頂著寒風,在大大街上行走,有時為了趕時間還吃不上飯,那段時間確實很苦,只工商局他們就去了三四個,原因是有些局職能不統一,最后才終于在金水分局注冊成立。
至于資金,他說我出生在平頂山一農村家庭,父母雖經商,家境稍好,但也絕非什么富二代,并且家里對我創業不是很支持,希望我老老實實上學,畢業,工作,走常規道路。家里雖支援一部分,但大多還是我以前的一些積累和自己向朋友籌來的,他透露,同時這次注冊公司得到了一些社會人士的支持,若從他們的出資額和所占股份來算的話,呵呵,我們這公司的市值也有三四十萬了。
關于經營,他說只有行動才有可能,沒有行動是絕對不行的,執行力是最重要的,我從小做事都是說干就干的,不習慣拖拖拉拉,和這些公司能合作,一是由于我們跑的勤,跑的次數多,每家公司我們最少跑五次才談成吧,有時他們也是被我們的堅持打動的,二是我們擁有在各大校園的推廣機構,他們也確實看到我們這個宣傳方式要比學校的社團啊等民間組織要專業要有效。另外創新思維,巧妙的能得到市場認可的想法也是很重要的。
現在他的公司有十三個員工,他說隨后還要再招一些大學生兼職員工,讓大家都能得到這個鍛煉機會,這個十八歲學生現在已被稱為耿總,同時扮演著學生和老板的角色,耿泳濤在公司管理上倡導人性化管理,認可谷歌公司的輕松管理方式,他說大家年齡都差不多嘛,在一塊工作本來就是一個相互促進,相互成長的過程,輕松愉快,和睦相處的工作氛圍更能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也更有利于大家和公司的發展。在私下里,他還是習慣讓大家叫他名字好,大家本來就朋友嘛。
任何有成就的人都是一個長期努力積累的過程,絕對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樣耿泳濤也不例外,耿泳濤的創業可以說從13歲就開始了。這樣算算他已有五年的創業經驗積累了。
初三畢業,他順利升上了高中,在高中他做了更多的事,高一的時候,他發現了《財富人物傳記》和《商界》這兩本雜志,從此迷戀,開始接受些正規商業思想的熏陶, 并廣泛讀了管理學,營銷學,古典文學,服裝學,心理學等方面的書,高一下學期,他和幾個朋友開始謀劃進入服裝業,他們之中最大的當時已有二十三(家里開礦,資產雄厚,并對這一獨生子創業很支持,當時拿出來十萬),而他那年才十五六歲,那段時間,耿泳濤對服裝業做了大量研究,經常上網查資料,并和朋友在高一假期去了洛陽,南京等地做了考察學習,但不幸的是后來主要出資的那個朋友家庭出現變故,此事便遭遇夭折,但他在這短時間也對服裝業有了相當大的了解。
高二歸來,略感受挫的耿泳濤開始從小事做起,并練就了冷靜,不會大起大落,沉著的性格,他開始做起了書籍貿易,他不僅作本校學生的生意,同時還向初中賣一種叫做中考必備的教輔書,當時這種書單科的在鄭州圖書批發城的價格是兩塊二左右,而出貨價是每本五塊到六塊不等,而初三學生有七科要中考,這期間的利潤可想而知。
高二下學期,春夏季節到來,耿泳濤和團隊成員開始做起了旅游生意,每次組織旅游的利潤在一千元左右。當時做旅游也是個偶然的提議,本來他是要和女朋友在五一出去玩的,可他猛然一想,既然我們會想到出去玩,那就證明旅游在高中也是存在市場的,于是他便迅速召集團隊成員開始精密策劃,最終終于從宣傳,包車,談門票價格,定飯店等環節中打通了一個渠道。,
高二時他的成績是比較差的,而家里也一直期望他能考上一所好大學,這時的他是有一定壓力的,高三后的他,便決定先放下全部生意,苦戰一年,也許命運對他是好了點,最后他考進了這所在河南排名第三的大學,令朋友們都大為驚奇。耿泳濤是個能隨著周邊環境變化迅速改變目標,并堅決執行的人,他知道在特定時期他需要做特定的事,他也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做生意,他可以很努力的去運作,第一次組織旅游所吃的苦又有何人知曉呢,當別人在游玩景區的時候,他則要背著一箱飲料滿大街的跑著找價錢最優惠的飯店。為了高考,為了不讓父母失望,每天下學熄燈后,他還要拿著小電筒學到十二點,第二天四點多就早早起來,星期天他基本都沒咋出去過,朋友們對他的反常表現都相當驚訝,做了大量試題,背了大量課文,高三那年他立下三不:不進一次飯店,不喝一滴酒,不用手機(這些在以前世常有的事)。最終他以離一本線差三分的成績考進了這所大學。能有如此成績對一個曾經是生意人的他已經不錯了。
當談到當今的公司,他說我們是為了創業而創業,同時也是因為興趣而創業,一直以來喜歡商業,掙多少錢無所謂的。作為風險意識,也許以后我們會失敗,但這又有什么呢,青春本來就沒有失敗,何況,我們在創業的過程中所學到的東西,所收獲的除了經濟利潤以外的東西比如人脈,必將對我們的人生發展起到更大的作用,即便賠的一無所有時,我們還可以去工作呀,我想無論我們的工作經驗,還是我們的工作能力,應該是能在創業過程中得到很大提高的。不過我相信,在團隊集體的努力下。公司是能走的很遠的。
創業是個孤獨艱苦的過程,希望這個大一男生能繼續朝著理想的方向,放飛不一樣的青春。祝他在他的商業路上走的更好,青春沒有失敗,希望有夢想的年輕人也都勇敢的邁出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