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21-07-27 20:33
電話機器人代替人工坐席是一種必然趨勢,但是隨便選擇一個品牌一款產品顯然又是十分欠考慮的做法。同類產品雖然有一些價格很低,但便宜的產品真的能做到為企業既節省成本又提高業績嗎?事實上,并不能。
市面上有茫茫多的電銷機器人商家,機器人的質量如何,大家一試便知,但收費方式里面的套路,卻十分考驗人心,是個技術活兒。今天呼呼俠就自掏家底,給大伙扒扒市面上的常見收費套路。
各家的收費服務方式雖然眼花繚亂,但也大同小異,無非就是下面幾種:
①機器人年費 (固定按年數收,通常一年1~3w不等)
②話術制作費 (固定按套數收,通常一套2-3k不等)
③話術服務費 (按照修改次數及幅度收,通常一月3-5次免費修改,超出額外收費)
④撥號設備費 (按照臺數收,通常一臺3k左右)
⑤線路接入費 (按照條數收,通常由商家集成,成本不詳)
⑥通話資訊費 (按照用量收,每分鐘0.1元~0.6元不等)
⑦座席使用費 (按照座席收,一個座席則對應一個機器人的收費)
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電銷機器人商家,是按照①機器人年費+②話術制作費+③話術服務費+④撥號設備費+⑥通話資訊費+⑦座席使用費的組合收費方式收取,其中①和②由廠商前期一次性收取,③在服務過程中收取,④和⑥一般由客戶客戶自行承擔,⑦由客戶購買的機器人數量決定。
是不是看起來套路還挺復雜的?簡單來講,其實就是打電話的錢你自己出,我們收的是機器人的租賃費和話術的服務費。這是一種非常廣泛的商業模式。
如果你去百度上搜索“電話機器人”,在最前面的這幾家99%都符合上述的收費套路,以購買1個機器人為例,你通常需要承擔的初期總成本大概是這個樣子的:年費15000*x1+話術3000x1+撥號設備3000x1+4張卡x100+座席x1=21400元的初始成本;
一個月后,大概又會變成這個樣子:初始成本21400+ 超額更改話術的成本600 x 3次+ 被封掉的電話卡 3x100+ 撥打電話產生的電話費 500=24000元......為什么會有加黑部分的這兩塊成本?下面我們會解釋。
好戲還沒完。再后來,你因為對這家電銷機器人的撥打效果失望之極(因為話術不到位),并且話術更改響應速度極慢而終于有心無力,你意識到這是一個無底洞...終于決定放棄,24000元+的投入打了水漂......
不要覺得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這是呼呼俠一位客戶的實際情況,先用了這家公司的機器人,后來放棄之找到了呼呼俠......至于他們起初用的誰家的服務,我們就不提名了,省的說我們詆毀同行。
那么有人會問了,市面上的商家都這樣嗎?未必。
考慮到絕大部分廠商都是代理加盟模式,所以你收到的報價很可能與你是否難搞有關,如果你足夠會砍價,那么很可能最終他們會給你一個私下的報價,年費或許會少一些,7k?6k?更惡劣的,也有可能直接把話術也給你免了,這時候,你一開始花的錢就少了將近一萬,只需要7000+3000+400=10400就可以了。但千萬不要以為你這是占了便宜,代理們精的很呢,只是他們放棄了從這些地方宰你而已。
和這樣的廠商談判及合作,你永遠都有一種不安全感,那就是他們肯定是宰你的,只是多少的問題。這種感覺并不友好。
實際上,在我們呼呼俠看來,這樣的收費方式不僅不友好,而且不合理。想象一下,電銷機器人這個行業時間并沒有很久遠,也就是近兩年來興起的東西。客戶面對這樣一個新產物,在沒有深度使用它的情況下,一上來就要交幾萬塊的費用,誰能坦然接受呢?
所以盡管呼呼俠在一開始的時候也收取年費和服務費,但考慮到用戶的這個立場,為了讓客戶更加自如可控的了解這項新事物,我們直接免去了年費和話術所有相關的費用,完全由呼呼俠承擔。但有一塊成本無法省去,那就是打電話的費用。因此,如果客戶想使用呼呼俠的機器人外呼服務,只需要充值話費就可以了。打得好呢,就多充點,打的不好呢,就調整話術。這是一個核心且持續的過程,為了讓客戶盡早的將話術優化到極致,我們甚至支持無限次數的免費話術修改,并承諾一天內響應。